王維的《鳥鳴澗》描寫了哪些景物?你是怎么理解的?詩作中有哪些古詩寫作的典范,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這里我們就簡單的賞析一下吧!
《鳥鳴澗》作為王維流傳較廣的詩作之一,很自然的帶有比較強烈的王維自己的風(fēng)格,蘇東坡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而下面這首《鳥鳴澗》也印證了蘇軾的說法。
“人閑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山澗中。”
忘卻了俗事,任細小的淡黃色花瓣妖妖嬈嬈滑落于烏黑的發(fā)梢,在掠過鼻尖的一剎,就用芬香表明了的身份。一簇銀輝忽然間就從遠處的山尖上射了過來,幽幽的山谷立時就皎潔起來,早已熟睡的鳥兒被驚醒,“我以為天亮了”,喃喃自語中又重新做起了春夢……
王維的這首詩,可以稱作是以動寫靜的典范,詩中飄落的,潑灑的銀輝以及偶爾山鳥清脆的鳴叫,這一系列富有生機的動態(tài)描述,充分映襯出了一個格外幽靜的春澗。讓人讀后有心靜如水的釋然,一身清涼的安逸。
王維是道家,又是山水畫家,又是田園詩人,道家對于山川綠水飛禽名花青草等等自然之物情有獨鐘。這首詩的把,春山,月光,鳥,等等描繪的有聲有色,就像一幅畫,詩人仿佛就是畫中人,在畫中游玩。王維善于山水田園,這首微妙微翹,美不可言,這也是王維不可多得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