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今年將首次面向招收本科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站也發(fā)布消息表示,學校已發(fā)布2017級新生入學須知。據悉,這是中國社科大首次招本科生。 這一消息,給一年前傳出的中青政停辦本??平逃南嬌狭司涮枺灿∽C了一所新大學的誕生。
中青政停辦本??平逃?/p>
中國社科大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下稱“中青政”)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而組建。
今年5月19日,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消息,中青政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劃轉至中國社科大。
組建于32年前的中青政,是共青團中央直屬的一所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48年的中央團校。校院兩塊牌子、一套機構,承擔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團干部培訓的雙重職能。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經鄧小平、葉劍英同志親自批準設立,是直屬于中國社科院的研究生培養(yǎng)基地,也是我國較早成立的研究生院之一。作為黨中央國務院重要的思想庫和智囊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實施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后有31人次參與授課,內容包括法律、黨建、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
4個學院7個招生
今年9月份將入學的本科生系中國社科大招收的首批本科生。在中國社科大的網站上看到今年本科的招生計劃為,在4個學院、7個招收390名學習本科生。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學院開設漢語言文學;經濟學院開設經濟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關系學院開設英語(國際經濟、政治方向)。
中國社科大的學生培養(yǎng)方式有幾個特色培養(yǎng)模式,包括“師徒制”指導模式,設立本科生學業(yè)導師,每位導師指導2-5名學生;“本-碩-博”一體化培養(yǎng),在某些基礎學科和重點學科開展連續(xù)培養(yǎng)試點;國際聯合培養(yǎng),赴海外繼續(xù)攻讀學位;教學與科研結合,鼓勵本科生參與學校和導師的科研活動等。
三人一間宿舍
據中國社科院網站介紹,中國社科大位于房山區(qū)良鄉(xiāng)高教園區(qū),占地面積49.4萬平方米。擁有館藏和共享圖書554萬余冊,及豐富的中外學術數字信息資源。配有寬帶校園網、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餐飲中心等基礎設施先進。
學校網站發(fā)布的新生入學須知中提到,學校實行公寓化管理,三人一間宿舍。
從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貿等高校了解到,本科生的住宿基本是4人-6人一間,像中國社科大3人一間宿舍的在北京高校中并不多見。
學校培養(yǎng)模式
特色培養(yǎng)方式包括“師徒制”指導模式,設立本科生學業(yè)導師,每位導師指導2-5名學生;“本-碩-博”一體化培養(yǎng),在某些基礎學科和重點學科開展連續(xù)培養(yǎng)試點;國際聯合培養(yǎng),赴海外繼續(xù)攻讀學位;教學與科研結合,鼓勵本科生參與學校和導師的科研活動等。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雙”文科大學
2017年3月,劉延東同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調研,指出創(chuàng)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是中央交給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要任務,要堅持有特色、高水平、高起點的辦學方針,努力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雙”文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一個大師云集、名家輩出的地方。無論是昔日還是今天,人才優(yōu)勢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較突出的優(yōu)勢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創(chuàng)建于1978年,是經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批準成立的我國第一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生院,有“東風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已成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后備人才、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干人才培養(yǎng)和國際人才培訓的重要基地。
近40年來,為培養(yǎng)了1萬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為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服務黨和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F有博士生導師597名、碩士生導師907名,在校研究生3000余人。